说起风月、谈起爱情,这貌似是个充满柔情与暧昧的主题。
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,历代文人骚客用了各种或凄美、或浪漫的词汇去诠释它,无论你身在何处、无论地位高低、种族各异,你都没有办法无视它的存在。说起爱情,我们无法回避的,就是那些有关风月的事。
所谓风月,就是才子佳人们用来形容性的一个雅称。在爱情里面,性是不可或缺的,但大家对性的观点却很不一致,有个说法是“女人因爱而性,男人因性而爱”,有人觉得性是非常重要的,有人觉得太看中性就是玷污了爱情……
首先来说说,人类为什么会有性吧,第一个作用毋庸置疑是繁衍后代,但是繁衍后代是个很辛苦甚至是危险的事,所以大自然给人类赋予了性快感这个东西,引诱人类进行性活动。
为什么有个说法说“女人更在乎感情,而男人更在乎性”。
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男性更急于繁衍后代,所以更在乎有关繁殖的动作。而对于女性来讲,怀孕生产这个过程是辛苦而充满风险的,而且十个月才能生一个,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,为了后代能够生存,她必须选择更优良的基因、获得更好的、能保证生产和哺育后代的资源,包括物质资源和安全感。
在那个生存条件严苛、猛兽横行的时代,资源和安全是最基础的生存保障。所以女性对此事更加谨慎。所以看起来男人更在乎性,而女人更在乎感情。原始时代可能看的是这个男人够不够强壮,打猎厉害不,换做现代可能就是能不能关心我、能不能赚钱。
可是,男性就不需要安全感了吗、就不需要感情了吗?回答是,NO,当然不是。人都需要爱需要安全感。为什么呢?
人本是四足的哺乳动物,可是直立行走改变了我们跟其它哺乳动物的命运,走上了不同的进化轨道。
大家可以看到,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四足朝下,把身体最坚固最抗击打的部分朝外,性活动采用的也是后入式,依旧是把最坚固最抗击打的部分向外,而且四足朝下,发现危险可以随时逃跑。
而人类直立行走以后,性活动的方式发生了转变,可以面对面性交,而面对面性·交却是危险性非常高的一种性·交方式。大家可以试想一下,当人类面对面进行性活动的时候,身体最脆弱、最要害的部位都暴露给对方了,比如喉咙、脖子、心脏、腹部等柔软且重要的器官全部都在几乎无防护的状态下。
在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,忽然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个来路不明的女人,说要和你从事性活动,你敢吗?没准做到一半,一个什么石头或者骨头做的刀就把你心脏刺穿了,然后一个口哨,招来一大批同伙,你就成了人家的猎物了。
那个时候看谁家里头骨多、看谁脖子上挂的敌人的牙齿多,谁就是英雄。所以从事性活动,不仅仅是看对方顺眼或者感觉对方挺强壮就好了,所以说必须得有某种关系链接两个人,他们需要是熟悉的,温暖的,这样就形成了非血缘的“亲密关系”,这样才能保证放心的进行性活动、享受性愉悦。
所以呢,从这个角度来说,性和爱融合在一起,是比较好的。
但是后来关于性活动形式又发生了变化。
人类在享受性愉悦的同时,觉得生太多孩子代价太高,聪明的人类自然不会乖乖地听从自然摆步。亿万年来不断地与大自然抗争,就在性这件事上,人类发展出了各种避孕措施。
避孕套的发明,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,让人类彻底的把性快感与生育隔离开来,既要愉悦,又不必承担生育的艰辛,人类妥妥地做了个弊,跟大自然玩了个障眼法。至此,性在这个时候成为了愉悦人类的活动,所以说,从自然的角度来说,性就是一件人类乐此不疲的娱乐活动。
远古时代的有生殖崇拜不仅是对男性的生殖器崇拜,还有对女性的生殖器崇拜。生殖崇拜不仅仅是因为生育的崇拜,还有对性的体验。
在危险和艰苦的环境里面,性活动是让人们感觉到相对愉悦的一件事(当然,这里可能更多的为男性),人们觉得这是大自然的恩惠,是个神奇的东西,所以会对此很感兴趣,甚至图腾崇拜。
而进入现代社会,剥离了生殖的、追求愉悦的性行为越来越普遍,“性是愉悦的“这个观念也不断在深入人心。
这种愉悦是生理层面的同时也连接着心理层面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“男人因性而爱,女人因爱而性”,男人的性也是有爱的,女人的爱也需要有性。